【电影逃离德黑兰】电影《逃离德黑兰》观后感及影评

发布时间:2018-06-17   来源:读后感    点击:   
字号:

【www.biosite.cn--读后感】

  电影《逃离德黑兰》观后感

 

  《逃离德黑兰》讲述了1979年美国CIA特工托尼·门德兹假借拍电影选外场为掩护,解救六名美国使馆人员逃离伊朗首都德黑兰的故事。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就算是直接引用,不加电影的修饰也会是个好剧本。看了下该电影在各大电影网站上的评分,排名中上,还是比较客观合理的。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电影拍的有些对不起这么好的故事了,不过也算是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的好片,毕竟如此精彩的剧情摆在那里。

 

  电影的主题还是介绍美国电影标准性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责任意识。其中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当解救任务完成准备工作,将要开始实施的时候,白宫害怕无法承受任务失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决定取消解救计划,通知门德兹计划取消,自行撤退。这是的他实也对解救计划没有十足的把握,也害怕任务失败命丧黄泉,不能和深爱的妻子、儿子团聚。他完全可以服从组织命令,得以自保。但是作为一名特工,不能不抛下六名同胞见死不救。拯救才是他的使命。

 

  而电影剧情方面,为了加强紧张感和冲击力,有些剧情做的过头了,甚至牵强。一是这么紧张的环境里,在市场和商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机场的巧合太多。从机票预订,电话确认,移民官审查,再到最后一刻登机,登机时身份暴露,起飞时被武装人员阻拦。太多的巧合凑在一起便显得太刻意了,缺乏真实感。

 

  还有行动前夜六名大使馆工作人员听歌喝酒的行为我不能理解。生死攸关时刻,有几人能从容应对。我觉得放置些面面相觑,相互依偎、拥抱、鼓励,或是通过时钟特写来反映心理煎熬,时间漫长的镜头更加真实感人。

 

  当然有假的一面,也有真实的一面。飞离伊朗领空时一行人的笑容,眼泪和那双紧握在一起的手,CIA工作人员的欢呼与拥抱自然再真是不过。

 

  整部影片我最喜欢的还是对主角,这个特工人物的塑造。个子不高,不算强壮,没有出色的身手,风流的造型,更没有什么豪车女郎,取而代之的是低调沉稳,临危不乱的性格,那不言而喻的父爱和特工责任的担当。

 

  到片尾,他都没有出名,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努力和奉献才是整个解救活动的核心。当他被授予勋章却不能与其他人分享,尤其不能告诉自己儿子父亲的作为时脸上流露出的失望让人看得心酸。不过这才算是真正的特工,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影片结束的最后一刻总统的录音,算是给影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电影《逃离德黑兰》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家中闲得无事,于是怀着敬意与期待,下载了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能击败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斯皮尔伯格的《林肯》,想必是一步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极高的作品。看这样预期的电影,对于我来说是得做足准备的,必须暂时抛下杂念,全情投入,以防漏掉一丝线索,或错过一次震撼。

 

  看完了影片,我想说的却与之内容无关。我很好奇地百度了一下,试图确定这部影片获奖的缘由,看我的想法会不会有幸与事实不谋而合。

 

  这是一部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身为美国人,看完应该会有大快人心的舒坦。

 

  美国好莱坞发达的电影工业总是能生产出这样制作精良的电影,每年位于南加州的这条电影产业流水线源源不断的产出优质作品,供应全球。《逃离德黑兰》当然也是其中的一部。

 

  整部影片在讲述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的同时,运用成熟的叙事风格、巧妙的摄影技巧,以及饱满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其在充分反映人物内心活动,取得与观影者连线的同时,又不乏娱乐性。无论是追求精彩刺激、悬念迭生的普通观众,还是追求人物心灵活动变化体验的文艺观众,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但欲拿此片来角逐奥斯卡,从电影本质来讲,最多给他一个安慰奖便不能再多了,它真正是第二梯队的参赛选手了。

 

  《逃离德黑兰》就是这样一部被其他更为复杂因素影响了的电影,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拆弹部队》,和这部一样,同样因为一个因素而备受争议——政治。

 

  如今,凡事和政治沾上边的东西,总是争议不断。奥运会沾上政治,玷污了伟大的奥林匹亚精神;诺贝尔奖沾上政治,违背了逝去先人的初衷。可政治就像是咱们这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虽然人人欲避之,但你就生活在其中,怎么能避开呢。

 

  大家都知道美伊关系,地球本是一家亲,不承认美国大哥的世界警察身份,无视地球领导的指点。大哥当然不高兴了,不管什么方法,定要制裁叛逆的伊朗小兄弟。开了这么多国际会议,讨论了无数套制裁方案,发表了一篇又一篇严正声明。可哪知伊朗这厮不吃软不吃硬,任凭你四处堵截、拉帮结伙将我孤立,我仍纹丝不动,照样研究我的核武器。

 

  这样那样方法不行,还有一种武器叫文化武器。美国得利于经济领先全球的基础,文化实力也大步超前。经济发达带来的文化需求,促成了华尔街大把大把钞票从美国东部转移到西海岸,造就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帝国。这个帝国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制造的电影已经走遍世界,凭借其精致的制作折服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这样的文化价值观输出是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国家无法阻挡的,像朝鲜那样使用愚民政策是行不通的,要发展经济必须开放国家,但瀛弱的电影工业根本不可能抵挡强大的好莱坞电影。

 

  《逃离德黑兰》简直就是为了这个时刻而诞生的,这样一部宣扬美国国家精神,而又使伊朗形象受损的影片。如果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那美国大哥岂不美滋滋了。在颁奖典礼上,美国第一夫人远程视频为之颁奖,这一举动更是让人不得不思考其中的政治因素几何。

 

  电影的本质从来没人说清楚,但它至少是一门艺术,是高科技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现代艺术。它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朵玫瑰,是烈烈沙漠中的一潭清泉。给我们心灵的共鸣,视觉上的震撼,精神上的补给。这样一项纯美的艺术,着实不该和政治扯在一起,更不应该沦为一种政治工具。

 

  逃离华盛顿,逃离政治。才能回归电影的本质。

 

  《逃离德黑兰》观后感

 

  用两个晚上看完“逃离德黑兰”,当影片结束时,如释重负。看得太投入了,特别是从机场安检开始,盘问的越来越多,越容易露出破绽,难度可想而知,作为观众的我都有些沉重呼吸,甚至紧张到喘不过气来。这是Argo的成功所在,至少让我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忙了一天,能在临睡前欣赏到如此佳作,相信觉都会睡得更香。

 

  奥斯卡之后有人说Argo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背后的政治意义。我不否认,影片中以各种角度讽刺伊朗的封闭和批评穆斯林的野性,同时用美国电影的传统宣传方式,如“美国英雄主义”、和“一切皆有可能,不到最后不认输”。影片毕竟是美国人拍的,谁都喜欢听表扬自己的话,何况来自于真实的事件。佩服美国人的勇气和智慧,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大家的团结,造就了自己人安全回到祖国。其实,经常看美国电影的一定会猜到,最后中情局探员Tony一定不会放弃这次行动,套路虽然是固定的,但每次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不同,总会觉得耳目一新。最后在机场那段太精彩,面对各个关卡时大家的表情和表现,都值得反复观看。尤其是面对伊朗军队时,用表演的方式去说服,堪称经典。

 

  影片中有很多感动人的画面,印象深刻的有二个。一是当飞机起飞时,六个经历逃脱、藏匿和铤而走险的人含着眼泪拥抱在一起时,伴随着舒缓的音乐,那时的我也彻底放松了。看得越投入,在那一刻,越能感觉到内心的松弛和精神的放松;另外一个,也是我觉得很和自己经历相似的是探员Tony面对是否要放弃营救行动时的矛盾心理。当我们构想出自认为很伟大的想法,之后一步一步按着计划实施,眼看要实现时,遇上阻碍,那时内心是翻来覆去的痛苦,在坚持和舍弃间徘徊,只有有相似体会的才有如此感受。

 

  两种文化聚在一起,难免有冲击,没有谁对谁错。看电影像吃东西,吸收到内部的才属于自己。Argo是部好电影。

 

  《逃离德黑兰》影评

 

  冲着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的名声去看《逃离德黑兰》的,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或许期望值太高。

 

  这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风格的电影,干脆利落的叙事风格把故事说得惊心动魄。虽然知道六个美国人最终能逃离德黑兰的,但在观影过程中,还是不由为他们的命运担忧一下。

 

  电影没有《云图》那样费脑的叙事结构,没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深刻的哲学思考,它仅稍嫌夸张地剥开历史里的一起人质事件,顺带渲染了一下个人英雄主义和所谓的美国主旋律。电影本身没有特别的亮点,引人注目之处,是它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了历史的真实一面。甚至电影开始,主角和妻子也是分居的,婚姻并不幸福的,经历英雄行为之后,就挽救了婚姻变得幸福起来,这是商业大片中很老套的但百试不爽的煽情风格。

 

  解救人质,上策兵不血刃,下策强攻敌人抢出人质,下下策是满足恐怖分子的所有条件。由此判断,中情局员工门德兹所策划的营救方案简直天才之作—— 6名外交官伪装成和门德兹在一起工作的剧组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电影“Argo”,坐上飞机逃之夭夭,整个过程有惊无险,不伤人质一根毫毛。但如此机智的方案,原先从没有被人看好,被上司反对,也被外交官怀疑,是门德兹一贯坚持才得以执行。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还需要近乎偏执的执著,即使别人如何悲观,他还是坚持前行。中情局人员门德兹就是如此。

 

  在许多的好电影里,主角不会是随波逐流的人,不会在别人对他大唱衰歌的时候,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他依然一贯坚持。成功了,可为英雄,失败了,没脑子的狂人一个。

 

  这是第三期观影品论,时近春节,大家都忙,无人交流,就变成了“一个人”的电影了。

 

本文来源:http://www.biosite.cn/show/24/25148-1.html